今年或再將成為家電企業搶市場的一年。
?隨著疫情平穩,市場“煙火氣”消費回溫,今年將再次成為家電企業搶市場的一年。業內人士稱,隨著友商競品紛紛通過營銷渠道、品牌重塑、技術升級等多方發力,空調市場的格局開始重新排序。2023年或成為友商搶食傳統空調巨頭市場份額的關鍵年,傳統空調巨頭短期內應迅速降價應對,穩住市場份額。
? 整體觸底反彈,市場顯變局
?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從2022年12月26日到2023年1月15日,家電全品類線上渠道銷額同比增長2.17%。奧維云網大家電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曾仕坤分析認為,家電行業處于結構改善帶來的量降額漲復蘇過程,其中大家電表現更為喜人,空調與冰箱、洗衣機的銷額增速均超過20%,復蘇狀態明顯。
? 不過在整體行業復蘇明顯同時,國內空調市場又同步迎來了格局重排:傳統空調市場格局將迎來沖擊。
?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2年1~6月,空調品牌銷售額份額漲跌互現,其中格力、美的兩大巨頭雙雙下滑,海爾、海信、長虹、TCL、奧克斯等品牌則實現了市場份額的提升。
? 有格力渠道代理商直言,其華南區某區域在2022年年底的年貨節活動中,銷量直接下滑接近30%,是最難熬的“寒冬”。
? 新渠道成對手彎道超車機會
? 有業內人士表示,過去三年盡管整體市場受壓,但卻讓不少品牌通過線上渠道實現彎道超車,并成功分食空調大品牌市場。作為空調行業的老大,格力受線上渠道沖擊較大。從1997年格力成立區域銷售公司至今,格力擁有專賣店近3萬家。該模式一度成為業界爭相模仿的渠道模式。但2020年疫情暴發后,格力的線下門店普遍遇冷,銷量直線下滑。該人士稱,格力曾為穩固渠道信心,對經銷商明確提出不發展線上渠道。疫情暴發后,格力意識到線上布局的重要性并開啟改革,其后推出格力董明珠店、全員銷售、直播等嘗試,但改革并不太成功。
? 從2013年就開始進攻線上市場的美的,受沖擊相對較少。據了解,2020年美的營收只下降了9%左右。此外,一批提前布局線上的對手,輕裝上陣,意外地獲得了渠道變革的紅利。比如2022年的“雙11”數據顯示,在10月31日20:00~24:00“雙11”開門紅期間,TCL空調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394%,28小時京東平臺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100%。在整個“雙11”期間,TCL新風空調拿下電商全渠道銷售量增速冠軍、2匹新風空調掛機電商全渠道銷售額&銷售量冠軍;與此同時,它還登頂“雙11”京東自營新風空調銷額排行榜第一名。
? 新技術空調分食市場
? 疫情不僅迫使渠道創新,也意外地帶來了新技術。這其中,新風空調就是疫情下空調市場的新產品。所謂新風空調,是在不開窗的情況下,實現房間空氣和室外空氣之間的流通、換氣。在該領域,傳統空調巨頭漸漸失去控制力。
? 據GfK中怡康發布的數據,近三年新風空調成長迅速,成為空調行業一大風口。2022年前三季度,新風空調品牌數量增至12個。根據此前的行業預估,2022年,新風空調銷量和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將分別達到83%和57.9%;2023年,新風空調仍將高速增長,銷量和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將分別達54%和41.7%。
? 在新風空調領域,傳統空調巨頭并不占優勢,反而新品牌眾多。根據2023年1月31日當天的“京東趨勢榜”,上榜的新風空調品牌包括山水、海爾、華凌、英寶純、科龍、TCL、COLMO、長虹、小米、奧克斯、海信等。
? TCL在新風空調領域頗有業績突破。如果按照銷量排行,2023年1月31日當天在京東的新風空調領域,頭五位中四款是TCL品牌,一款是華凌品牌。
? 分析:
? 可通過價格戰打開市場
? 面對友商的“咄咄逼人”,有業內人士表示,長期看,傳統空調巨頭固然應該強化技術和渠道革新應對,而短期內則應迅速降價。
? 華南區的一位經營格力十年以上的經銷商向記者分析,目前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,格力價格相對其他品牌的差距較大,中高端分體空調平均高出300元以上,如果一個家庭購買幾臺空調,需要多投入1000~2000元,“都可以多購買一臺空調了”,而中央空調方面的價格差就更大了,一臺就相差1000~2000元;工程機價差則更大。
? 該人士認為,在消費者目前對價格更敏感的當下,傳統空調巨頭應該迅速下調包括家用空調以及工程機的價格,以價格戰方式穩住市場份額。